公告資料
- 類別古蹟
- 級別縣(市)定古蹟
- 種類寺廟
-
歷史沿革慈德宮位於後浦頭聚落、面臨榮湖,主祀「黃府大王爺」─黃偉,為金門明代進士第二人。黃偉字孟偉,號逸叟,別號逸所,為汶水黃氏華房第五世,生於明弘治元年(1488)十月初三日,卒於明嘉靖17年(1538)三月十七日,享年51歲。黃偉性敏而誠謹,勤讀學習,於明正德五年(1510)中舉,正德九年(1514)中進士,初任南京刑部廣西司主事,後陞廣東司郎中。明嘉靖初年,應詔陳九事,黃偉為官剛正不阿,曾上「定大禮」疏、「申明舊制」疏等,又任廣東南雄知府、松江知府,所到之處無不介直敢為、受人讚仰,後歸鄉以養親講學正家為務。黃偉因不畏權勢,言人所不敢言,故仕途坎坷,然其德行風範受人景仰,故世人尊稱為「品德完人」。 據調查研究顯示,慈德宮原址在明代末年為一小廟,供俸廣澤尊王,後於擴建時挖出人骨三副,遷葬於廟左側,搭建一小廟供人祭祀,並在民國84年(1995)以石墓碑刻有「萬應公」三字。清光緒20年(1894)間金門鼠疫頻傳,後浦頭聚落鼠疫亦嚴重。在印尼經營航運業的黃卓科因母親及妻小皆因鼠疫過世,便向南洋僑民發起募捐,興建慈德宮,奉黃偉為主祀神,尊為黃府大王爺,廟內另祀有「名醫先生」及「蔡先生」,皆為祈求遏止傳染病之蔓延。興建廟宇之工匠則傳由王益順匠司設計監造、石雕部分則為二批惠安石匠對場施作。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陳木壽建築師事務所,2002,《金門縣縣定古蹟慈德宮調查研究暨修復計劃》,金門縣政府委託。
-
公告類別日期文號備註說明指定/登錄1999-06-15金門縣政府府民字第88009955號
-
公告公文
-
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指定理由具有保存價值
-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二十七條
-
所屬主管機關金門縣政府
-
現況地址縣市行政區地址金門縣金沙鎮後浦頭99號
-
主管機關資訊名 稱:金門縣文化局
聯絡單位:文化資產科
聯絡電話:082-325643#813
聯絡地址: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66號 -
地籍資料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地籍所有權屬使用分區分區類型金門縣 - 金沙鎮 - 汶沙測段 - 1799私有都市區其他使用區
-
定著土地範圍(文字描述)金沙鎮汶沙段1799地號 民國105年(2016)進行地籍重測,現為金沙鎮汶沙測段1799地號(190㎡),依地理資訊系統初步判斷,建築坐落於該地號內,並應納入前埕本體範圍之汶沙測段1798地號(578.72㎡)。
-
所有權屬身分公私有姓名/名稱土地所有人私有慈OO土地所有人私有金OOOOOOOOOOO
-
管理人/使用人身分姓名/名稱管理人慈德宮管理委員會管理人總〇〇〇〇〇〇管理人廟〇〇〇〇〇
-
外觀特徵建築為兩落加左護龍,前落採三川脊,後落為翹脊,屋面皆為雙坡紅瓦,左護龍採圓脊雙坡屋頂,牆面上緣為磚砌,下緣為石砌,轉角處以煙炙磚收邊。前落採雙榻受作法,中路作三川門,前、後落間以川亭連結,後落步口上作拜殿,採捲棚作法。 前落雙榻受子午窗以石雕、泥塑聯對裝飾,頂堵以彩繪裝飾,對看堵、水車堵則以交趾陶為飾,群堵、櫃台腳以石雕裝飾,吊筒及插角可見各式木雕及彩繪裝飾。
-
室內特徵廟宇中軸線由外至內為前埕、三川殿、川亭、拜殿、正殿,川亭兩側為龍虎井,左員光門通往護龍空間,主廟宇與護龍間留有深井。 室內木雕裝飾華藻,正殿立四點金柱,上架三通五瓜,屋架為十一架,後點金柱作神龕,內設神座高台,神龕左右小港亦設神座,上置神龕,神龕彩繪仍保留原始樣貌。前落及後落壁面為民國67年(1978)增添之人物主題彩繪、彩磁裝飾,川亭兩側之龍虎井牆面飾有龍、虎主題之交趾陶,兩側更以泥塑聯對裝飾,檐板處則以具僑匯特色之彩磁裝飾。
-
使用情形維持原使用功能,祭祀使用
-
現 狀建築本體構造大致良好,無明顯致災因子。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狀況大致良好,需注意祭祀用火安全並應定期更換滅火器。
-
參觀類型完全開放參觀
-
開放時間依廟方時間開放參觀
-
是否收費否
-
相關連結
地圖
影像記錄





















prev
next
專案計畫成果
類別 | 計畫名稱 | 期程 |
---|---|---|
竣工書圖,工作報告書 | 2005/12/11~2008/10/09 | |
修復或再利用計畫書 | 2001/04/10~2002/08/30 |